發起者的話
小學六年級的時候,我將一個作業批改的結果發文於 Facebook,引起老師的關切。我跟老師吵了一陣子,因為她覺得我不應該在網路上拿作業「帶風向」。而我覺得拿作業做什麼是我的自由,畢竟我沒有洩漏答案等。
跟老師聊了幾個小時之後,我理解老師的邏輯與原因。但是,我沒有認同她的做法。
於是我自學程式,寫了一個屬於我們班的軟體,讓同學可以自由分享與討論作業。
六年之後,這故事被我寫在布朗大學的自傳裡,而我也順利地錄取了。
小時後的我,相信什麼?我相信絕對的自由、相信改革、相信理想一定可以被實現。而我認為,活著,就要讓身邊的人事物變得更好。因此,從那刻起,我便志於在對事物看不順眼時,改變它。
上了大學,我開始有實習的經驗。大一暑假,找到了一位中研院教授願意聘請我,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。第一天,我滿心期待地前往他的實驗室,卻發現真正聘請我的不是中研院,而是亞洲大學——在他與我的書信網來中,他從未提及此事。就這點,還真的令人有苦難言,畢竟履歷上的雇主名稱,瞬間從中研院變成了亞洲大學。儘管如此,實習的那三個月內,我學到了很多。
很想上網去分享我的遭遇的我,上網做了一些研究,最後打消了這個念頭。這時候,我意識到了一個大的問題:員工在網路上批評雇主,很有可能被檢舉、被內部抓出來。但,難道員工都不能在網路上評價自己的雇主嗎?難道整個社會都不能夠知道一家公司的工作環境如何嗎?
既然每個人都會遇到這些蠢事,那為什麼不分享出來呢?每個公司的工作環境以及企業文化,是每個人找工作時都應該知道的事情。「抱怨」應該化作公司內部前進與改革的動力。
這就是我們的使命:讓每個人都能夠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,讓每個人都能夠知道每個公司的工作環境。我們相信,這樣的世界,會讓每個人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,也讓每個公司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員工。
公評網的任務,便是賦予每個人這樣的能力,並且用絕對的匿名機制保護每個人的隱私。
我一定要做這個平台,並且嘗試讓他壯大,儘管我不一定有時間做這些;這樣,才不會辜負小學時與老師吵架的那個我。
2024 年 7 月 5 日